讀《為什么是中國》有感:敢叫日月換新天
讀《為什么是中國》有感:敢叫日月換新天
庚子年,鴉片戰爭爆發,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中國的主權和國格開始遭到破壞,從封建社會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又是一個庚子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山河破碎,風雨飄搖,百姓襤褸,一個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如同枷鎖般拴住了中國前進的腳步。
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四萬萬中國,一盤散沙而已”,孫中山先生是這樣評價當時的國民。那個腐朽的年代,政府選擇了委曲求全,百姓選擇了漠然接受,多數人在苦難中沉淪,在黑暗中麻木,但有一群人時刻保持著清醒,高舉“民主、科學”的大旗,在現實中上下求索,為天下找到一條新的出路,實現對中國的救贖,對中華民族的救贖。他們向民眾疾呼“可以掐死我們的民國,但是掐不死民眾內心當中的共和。”“天下的路都是留給天下的人走的,有志者事竟成。”“不獨立,毋寧死。”他們用思想、用行動喚醒屬于中國人內心的血性,縱使面前等待他們的是無數次的失敗,他們仍然堅定不移的走下去,等待文明的獅子醒來。
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如火如荼的展開,萬幸的是,國民已經啟智。
社會主義絕不會辜負中國
數百年奔流激蕩,曾經苦難深重。從1840年到1949年,在100多年時間中,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但是我們找到了希望,找到了唯屬于中國的道路,李大釗先生將馬克思主義的種子播撒在中國大地上,讓中國共產黨在神州大地上生根、發芽、結果,并滿懷信心地向大家預言“試看將來的環境,必是赤旗的世界”。
是的,我們看到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取得了革命的勝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大步向前,追趕時代潮流,用幾十年的光景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到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研究高溫超導、納米材料、生命科學、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宇宙空間站、量子科學、深海探測、超級計算、北斗導航、飛機制造、高鐵等戰略高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原創性成果,國家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讓世界各國不得不重視中國的力量。這個無畏無懼的領路者、開路人,在科學真理和崇高理想的指引下,引領中國人民走出了一條險峻而壯麗、艱辛而寬闊的中國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們強加于我們的不平等條約和一切特權,開啟了中國歷史的嶄新紀元。
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搞核彈、建火箭、造衛星,百年來,中國人追求社會主義的過程中,閃耀著光榮和夢想,也充滿著奮斗與犧牲,中國共產黨和英雄的中國人民從未退卻,不蹭動搖,讓我們無比堅定,社會主義沒有辜負中國!沒有辜負中國人民的選擇。
因為你擁護真理,所以我們擁護你
周恩來總理曾說過,“吾輩生于積弱不振至中國,安忍坐視而不一救耶?”
他們做到了,讓如今的我們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如今的中國正以嶄新耀眼的面貌,告慰負重前行的革命先烈們。正如書中所寫,如果沒有一代又一代真人前赴后繼,追尋真理救國救民,我們很可能至今還在黑暗中摸索和徘徊,哪來如今的意氣風發,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來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這樣的黨“敢叫日月換新天”,讓人民和國家脫離苦難;這樣的黨“以民為本”,讓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這樣的黨要帶領人民實現民族復興,這樣的黨要給予人民幸福,這樣的黨,這樣的國家,我們不愛,誰愛?
1949年至2021年,百年征程,歷久彌新。國之強大,是我們的自信之本。身為新時代的青年,應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以學習來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并將之化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源源動力,吾輩當追尋前人腳步,不遺余力,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相關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