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廈門市今年建成76個中小學幼兒園項目、新增學位8萬個
今年廈門教育要做些什么事?昨天舉行的2022年全市教育工作會議暨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工作視頻會,劃了重點。
一年一度教育工作會議,一方面簡單回顧去年取得成績,另一方面部署當年教育工作重點。
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市教育局局長陳珍在曬出去年廈門教育改革發展的成績單后,指出:從民生需求看,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長、對高質量教育的期待更加迫切,更加追求能夠體現個性化的教育等,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要認清的形勢。
她說,這些挑戰需要我們遵循教育規律,但是,有時候,要懂得“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長遠看教育”,在破解難題中推進廈門教育再上新臺階。
簡而言之,今年廈門教育要推進12項重點工作和6大改革項目。我們為您解讀和民生相關的看點。
保障“有學上”
新增 萬個公辦學位
今年新增8萬個公辦學位,為歷年最多。
今年全年建成76個中小學幼兒園項目、新增學位8萬個。
今年新增學位數,也是歷年最高。這里有個背景,2019年全市教育大會制定了補短擴容建設計劃——從2019年到2022年,利用4年時間建成210個左右中小學幼兒園項目,新增20.5萬個以上學位。
市教育局介紹說,在各相關部門、各指揮部、各區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過去三年建設任務均序時完成,共建成152個項目,新增學位12.7萬個。
應該說,四年20余萬個學位,是過去從未有的,今年不僅是補短擴容的收官之年,新增學位也最多。市教育局表示,將運用“特事特辦、難題會商、進度約談、考核激勵”等建設提速增效機制,掛圖作戰,現場督導,攻堅克難,保質保量完成補短擴容任務。
推進 所普高建設
昨天會議還透露,今年要推進17所普高高中建設。要滿足人民群眾對就讀普高的需求。
這里有個背景,去年公布的廈門教育的十四五(2021年-2025年)規劃已經制定藍圖:2025年預計普高錄取率將從2021年的58%提至65%,也就是說,這幾年,普高錄取率要逐年提高。
幼小銜接更重要了
學前教育
進一步提高公辦園幼兒在園比例
學前教育除了“幼小銜接”改革實驗之外,今年還提出,實施“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要培育7所省級示范性幼兒園,進一步提高公辦園幼兒在園比例。
也就是說,會有越來越多孩子可以上公辦幼兒園。
幼小銜接
秋季學期小學全面實施入學適應教育
今年秋季學期,廈門將全面推進幼兒園和小學實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為的是減緩銜接坡度,幫助兒童順利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
用大白話說,幼兒園大班要實施入學準備,小學要實施入學適應教育。過去雖然也有做,但是,此次是上升到教育重點項目的高度,實施入學適應教育后,預計小學一年級的教學會發生改變。去年,湖里區已經作為省級幼小銜接實驗區,開始先行試點。
市教育局說,要從校園環境、課程內容、教和學改革、評價、家校共育、教師聯合教研和行政保障機制等方面做出改革探索,形成幼小銜接廈門經驗。
今年要建多少學校?
幼兒園項目30個
提供1.1萬個學位
小學項目29個
提供3.9萬個學位
初中項目14個
提供2.2萬個學位
普通高中項目3個
提供0.8萬個學位
職業教育再探索
探索高職院校與應用型本科
“3+2”貫通培養
高職入、本科出
在職業教育方面,推進優質中職學校試辦五年制高職教育,探索高職院校與應用型本科“3+2”貫通培養,也就是說,高職入、本科出。
加強“普職融通”課程研究
今年繼續實施“普職融通”試點,加強“普職融通”課程研究。
“普職融通”指的是:初中畢業生讀了中職學校后,還可以通過考試,進入普高;同樣的,進入普高的學生,如果覺得自己不合適,也可以流動到職校。我市去年已經在廈門工商旅游學校和廈門信息學校招收普職融通班,優秀學生進入高二年時,可以通過考試,進入翔安一中、樂安中學(集美)、新店中學(翔安)。
推進5所職業學校建設
今年廈門加快推進5所職業學校建設,指的是同安職業技術學校、翔安職業技術學校、集美職業技術學校的新建或者擴建,以及廈門工商旅游學校和集美工業學校擴建。
推動“上好學”
義務教育
要均衡還要優質
今年廈門義務教育要進入“優質均衡”發展階段。市教育局說,今年要推進思明區、湖里區先行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
2017年,教育部印發《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宣布義務教育將從“基本均衡”走向“優質均衡”。去年,思明區、湖里區被列入全省首批上報教育部的5個先行創建區之一。
“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要創建“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塊不折不扣的“硬骨頭”,單從評價指標上看,相比之前評選的“基本均衡區”和“教育強區”, “優質均衡發展區”又更上幾層樓。例如,它要求,學校不停地挖潛擴容,一個班級有多少人,一所學校多少人,都有指標規定。
昨天會議還透露,今年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開展公有主體舉辦的義務教育學校專項整治——公有主體舉辦或參與舉辦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經協商一致、條件成熟的轉為公辦學校,或通過政府購買學位方式繼續辦學。市教育局指出,各區2022年底前將民辦義務教育在校生規模占比控制在15%以內,做到只減不增。
普通高中教育
支持“5+4”普高學校建設
實施普通高中質量提升計劃,支持“5+4”所省級示范性高中建設。
這里的“5”指的是剛剛被確認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學校:廈門一中、廈門雙十中學、廈門外國語學校、廈門六中、廈門集美中學。
“4”指的是目前要爭創“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建設學校:廈門二中、同安一中、科技中學和廈門實驗中學。
高等教育
推動廈門理工學院更名
市教育局介紹說,今年支持廈門大學、華僑大學、集美大學“雙一流”高校建設。加強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推動廈門理工學院更名為“廈門理工大學”; 籌建廈門海洋工程大學(暫定名)。
擴大優質教育
資源覆蓋面
形成6個以上示范性教育共同體
市教育局還透露,今年要實施緊密型教育共同體改革行動,建立10個以上合作辦學品牌學校,形成6個以上示范性教育共同體。
這里的教育共同體應該就是公辦“教育集團”,即幾所學校組成共同體,校際管理團隊、教育資源、教學資料共建共享,最終是為了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引領和輻射作用,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
@廈門學生
這些亮點也值得關注?
關于教育均衡
雙十翔安校區
高中部今年投用
在名校跨島發展戰略方面,今年,雙十中學翔安校區高中部要投用,它位于翔安區肖厝南部以東,翔安大道以北,規模是60個班3000人,去年新高一已經先行招生,寄在校本部。
會議介紹說,今年還將序時推進廈門二中集美校區和廈門六中同安校區施工建設,兩所學校新校區都預計2023年建成;推進集美中學新校區(位于集美)和廈門實驗中學新校區(位于同安)項目施工建設,兩所學校新校區預計2024年建成。
此前,廈門一中海滄校區、雙十中學翔安校區初中部、科技中學翔安校區、廈門外國語學校集美校區、同安一中濱海校區、廈門市實驗小學翔安校區等名校跨島項目,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
島外教師
進島跟崗名師
和過去名校出島戰略有所不同的是,今年提出:名師出島,這是為了縮短島內外教育差距。市教育局特別做了部署:
加大名師工作室出島輻射、實施名師跨區域帶教、島內名師送培(教)下鄉、跨區跨校級交流;
開展鄉村學校“一校一骨干”培訓,全面提高島外地區、鄉村學校優秀教師的數量;
實施島外小學“學科融合”教師培育項目;
建立島外教師進島跟崗名師機制,優化校際合作幫扶機制;
此外,市教育局還提出:今年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深化職稱委托評審改革;開展全市中小學幼兒園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崗位練兵活動;建設第二批市級50個中小學幼兒園名師工作室;評選首批市級名校長。
關于減負
實施“雙減”三個計劃
落實五項管理
根據教育部要求,“雙減”今年還要繼續,而且還是工作的重中之重。“雙減”指的是: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
今年廈門“雙減”工作主要體現在要實施三個計劃:作業精細管理增效計劃;課后服務全面推行計劃和校外培訓從嚴治理行動計劃。
市教育局說,充分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落實“五項管理”,做好收費標準調整、特色服務及非學科類校外機構進校等工作,推進課后服務更加注重“上水平、強保障”。“五項管理”指的是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
會議還證實,廈門將推進設立校外培訓機構監管部門,推行“一課一銷”等監管模式,即家長繳納的培訓費放在第三方——銀行。
具備條件公辦中小學體育場所
力爭年底全部對外開放?
今年廈門要完善學生視力監測體系,力爭實現兒童青少年近視率比上一年有所下降。
與此同時,推動校園體育場所對外開放,力爭2022年底前實現全市具備開放條件的公辦中小學體育場地設施均對社會開放。
目前我市已經有117個校園的體育場所設施,在學生不在校期間,向社會開放。
【點擊】
建立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
今年廈門教育的重點改革項目之一是:中小學校建立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
這是為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意見(試行)》。
市教育局說,今年將研究制定我市實施方案,在做好思想準備、組織準備、工作準備的前提下,堅持分類指導、分步實施,穩慎推進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
資源教室為特殊學生“開小灶”
特殊教育面對的是自閉、聾啞盲等特殊孩子。
今年特殊教育工作提出,落實特殊教育“高質量融合發展”改革行動,研制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21-2025),加快發展非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
此外,配備資源教室資源教師。健全隨班就讀保障體系,加強資源教室建設和考核管理。資源教室指的是設立在普通學校,專門為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孩子“開小灶”。
開展入學“一件事”服務改革
今年推行幼兒園入園、小學一年級入學“一件事”服務改革,即利用“i廈門”平臺進行預報名,涉及跨部門的事項(如戶籍、房產、社保等信息),通過信息共享進行后臺審核,并通過網上反饋審核結果。
換句話說,今后幼兒園入園、小學一年級入學,家長有望足不出戶辦理。當然,現在積分入學已經實現。
相關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