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嚴把“兩高”項目準入關口,加快制定近零碳排放評價指標體系
1月27日,省生態環境廳召開2022年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賈君出席會議并講話。
為了幫助大家了解會議精神,我們推出“劃重點”欄目。今日推出“劃重點”第二篇,看看2022年“8場硬仗”怎么打?
一、堅決打好綠色低碳發展硬仗
1、協同推動減污降碳,嚴把“兩高”項目準入關口,加快制定近零碳排放評價指標體系。
2、 培育壯大環保產業,組建水、氣、土等重點領域專家團隊,深入開展科學治污和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攻關。
3、 提升經濟綠色含量,助推伊春、牡丹江等城市加快形成生態富市、生態活市、生態強市、生態興市發展新格局。
二、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硬仗
(一)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
1、“兩市兩縣”重點地區削減替代散煤58萬噸。
2、淘汰改造地級城市建成區10-35蒸噸燃煤鍋爐10臺。
(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
1、開展松花江干流排污口“千口溯源”行動。
2、 完成肇蘭新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基線調查。
(三)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
1、 重點實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
2、開展農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
(四) 持續加強固體廢物環境管理
1、緊盯“一廢一庫一品”污染防治。
2、 立危險廢物跨省轉移“白名單”區域合作機制。
三、堅決打好督察問題整改硬仗
1、 第一時間組織制定并按時上報任務細化、分工精準、措施得力、時限明確、科學求實的整改方案。
2、嚴格督促13市(地)切實履行整改責任。
3、 不斷完善督察整改督導和驗收銷號等制度機制。
4、 對敷衍整改、表面整改、虛假整改等突出問題要移交紀檢部門嚴肅追責問責。
四、堅決打好環境風險防控硬仗
1、健全環境風險防控體系,完善省環境應急指揮平臺建設。
2、強化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深入開展輻射安全隱患排查三年行動。
3、 持續強化“綠盾”自然保護地監督工作,切實維護生態環境安全,支持哈爾濱市開展副省級城市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積極推動設立“龍江生態日”。
五、堅決打好優化營商環境硬仗
1、持續釋放“放”的活力,積極推進生態環境領域電子證照全省通辦、全國通辦。
2、切實提升“管”的溫度,全面探索建立市場主體輕微違法行為容錯糾錯機制。
3、不斷增強“服”的實效,推廣應用“三線一單”數據應用平臺,持續組織開展“環評服務四提升”“環評百人幫百企”活動。
六、堅決打好違法行為整治硬仗
1、加強生態環保領域立法,制定出臺“十四五”生態環境立法工作計劃。
2、 放大執法高壓震懾效應,持續開展“鐵面無私、鐵石心腸、鐵腕執法”主題活動,扎實推進執法專項行動。
3、 提升環境執法保障水平,全面推行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強化行刑銜接,加強基層生態環境執法。
七、堅決打好基礎能力強化硬仗
1、精準制定我省環保投融資管理“10條措施”、碳市場管理服務“10條措施”、危險廢物嚴格監管“10條措施”、督察問題整改“10張清單”。
2、制定實施以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為主的服務企業發展“10條措施”、以解決群眾信訪訴求為主的服務百姓“10條措施”、以指導幫扶地方環境治理為主的服務基層“10條措施”,科學建立各市(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考核排名機制。
3、 提升環境監測水平,加快構建全省生態環境數字化監測體系。
4、推動關鍵技術創新,開展“碳中和”重大科技攻關。
5、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鎮和鄉村延伸覆蓋的環境基礎設施網絡。
6、筑牢輿論宣傳陣地,辦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宣傳月等主題活動,持續強化輿論引導,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八、堅決打好服務保障民生硬仗
1、著力辦好10件民生實事:深入實施減污降碳,拓寬環境領域民生訴求渠道,加快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強化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力度,嚴格防控70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問題反彈,治理噪聲污染還靜于民,加快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加快推進哈爾濱、牡丹江、佳木斯、大慶、伊春等地“無廢城市”建設,深化定點駐村扶貧工作,強化城鄉居民生態環境與健康素養監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