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消防設施操作員中級最新章節練習:燃燒基礎知識
2022年即將過去,2023年新一輪消防設施操作員備考已開始,消防設施操作員考試網將為大家整理了“2023年消防設施操作員中級最新章節練習:燃燒基礎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復習資料及相關考試信息請關注消防設施操作員考試網!
1、閃點是評定液體火災危險性的主要依據。物質的閃點越高,火災危險性就越大;反之,則越小、。( × )
4、物質燃燒或熱解后產生的氣體、固體和煙霧稱為燃燒產物。燃燒產物有完全燃燒產物和不完全燃燒產物兩類。( × )
5、煙氣是物質燃燒和熱解的產物。火災過程所產生的氣體,剩余空氣和懸浮在大氣中可見的固體或液體微粒的總和稱為煙氣。 ( √ )
6、燃燒過程的發生和發展都必須具備以下三個必要條件: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
7、物質燃燒是氧化反應,而氧化反應不一定是燃燒,能被氧化的物質都是能夠燃燒的物質。( × )
8、凡是能與空氣中的氧起燃燒反應的物質,均稱為可燃物。(×)
9、凡與可燃物質相結合能導致燃燒的物質稱為助燃物。(√)
10、閃點是評定液體火災危險性大小的重要參數。閃點越高,火災危險性就越大;反之,則越小。( × )
11、火災的發生發展,始終伴隨著熱傳播過程。熱傳播是影響火災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
12、一切可燃液體的燃點都高于閃點。(√)
13、可燃物的自燃點越低,發生自燃的危險性就越大。(√)
14、爆炸溫度極限是指可燃液體受熱蒸發出的蒸氣濃度等于爆炸濃度極限時的溫度范圍。( √ )
15、燃燒產物分完全燃燒產物和不完全燃燒產物兩類。( √ )
16、熱輻射是指以電磁波形式傳遞熱量的現象。( √ )
17、熱對流是指熱量通過流動介質,由空間的一處傳播到另一處的現象。
( √ )
18、熱對流不需要通過任何介質將熱傳播,不受氣流、風速、風向的影響。( × )
19、一個物體在單位時間內輻射的熱量與其表面積的絕對溫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 √ )
20、冷卻法就是采取措施將燃燒物的溫度降至著火點以下,使燃燒停止。( √ )
21、室熄法就是消除燃燒條件中的可燃物,使燃燒停止。( × )
22、隔離法就是將可燃物與空氣隔離開來,使可燃物失去火源后自行熄滅。( × )
23、化學抑制法是指通過干擾抑制游離基,中斷燃燒的鏈反應。( √ )
二、選擇題(四選一)
1、燃燒是可燃物與(A)氧化劑作用發生的放熱反應,通常有火焰、發光和(或)發煙現象。
2、凡是能與空氣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劑起燃燒化學反應的物質稱為(B)可燃物 。
3、凡與可燃物質相結合能導致燃燒的物質稱為 (A)助燃物
4、凡使物質開始燃燒的外部熱源,統稱為(A)助燃物。
5、在液體表面上能產生足夠的可燃蒸氣,遇火能產生一閃即滅的燃燒現象稱為(B)閃燃。
6、可燃物質在空氣中與火源接觸,達到某一溫度時,開始產生有火焰的燃燒,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續并不斷擴大的燃燒現象稱為(C)著火。
7、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液體揮發的蒸氣與空氣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夠產生閃燃的液體最低溫度稱為(B)閃點。
8、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應用外部熱源使物質表面起火并持續燃燒一定時間所需的最低溫度,稱為(D)燃點。
9、生產和儲存火災危險性為甲類的液體,其閃點(B)<28℃。
10、生產和儲存火災危險性為丙類的液體,其閃點(C)≥60℃。
相關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