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石嘴山市做好“加減乘除”法 扎實推進排污權改革
今年以來,石嘴山市扎實開展排污權改革,先行先試,勇于創新,積極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調節的排污權交易市場,做好“加減乘除”法,探索排污權質押融資,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引領拓展產業布局,合理資源配置,鼓勵高污染、低產出、產能落后企業以有償出讓排污指標給有需要的企業,以排污權市場化交易手段促進落后產業轉型升級、騰籠換鳥,進一步凸顯綠色發展成效。
在服務上做“加法”。積極探索排污權交易市場的合理資源配置模式,以“量大競拍交易、量小協議交易、分類定向保障”為工作原則,支持一批排放量小、資源利用率高的企業發展,采取政府儲備量定向協議交易的方式,解決了6家排放量交易需求不足1噸的企業交易難題。引導已建企業將富余排污權投入二級市場交易,平羅縣盛達活性炭有限公司以高出氮氧化物基價12.5倍的價格,與石嘴山市海原化工廠達成氮氧化物3.504噸交易,交易總金額8.76萬元。
在流程上做“減法”。區別于以往傳統的房產、土地抵押的固有模式,排污權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可以其擁有的排污權為抵押物,向銀行申請獲得貸款的融資方式,豐富了企業融資擔保品。石嘴山市生態環境局聯合稅務等5部門,制定排污權出讓收入征收職責劃轉事項,明確征繳管理職責和內容,做好質押融資。
在監管上做“乘法”。積極引導企業守好“濃度”底線,持續培育交易市場主體,倒逼企業不斷提高環境治理能力。全面實施排污許可制度,根據污染物產生量、排放量以及環境危害程度不同,實現排污單位重點管理、簡化管理、登記管理,將水、氣、固廢的環境管理內容納入一張許可證內,完善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計劃將排污權交易信息載入排污許可證。依托石嘴山市生態環境指揮調度平臺,建設超量排污預警系統,對185家企業安裝了在線監控設施并聯網管控。
在確權上做“除法”。在468家企業主要污染物初始排污權的確權和公示完成率100%的基礎上,石嘴山市探索排污權改革中的特色和亮點,創新將“十四五”時期揮發性有機物進行確權,完成了污染因子的全覆蓋。對國家和自治區沒有明確確權核算的鐵合金、活性炭行業納入確權范圍,完成了特色行業的確權。持續推動新(改、擴)建項目通過市場交易購得新增排污權,提高企業技術革新和主動治污的積極性。通過指導部分企業積極實施提標改造和減排項目,寧夏興華鋼鐵有限公司實施技改和提升項目,預估可削減氮氧化物130余噸;吉元冶金、濱河碳化硅、正鋆新材料等20余家企業均在探索和實施尾氣綜合利用等減排項目,釋放可交易排污權。據悉,石嘴山市2022年計劃實施重點大氣減排項目19個,預計削減二氧化硫300余噸,氮氧化物400余噸,進一步解決環境容量資源有限和經濟社會持續較快發展的矛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