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碳排放管理師報名官網及報考機構
?導讀:碳排放管理師是指從事企事業單位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監測、統計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詢的專業技術人員。建立核算工作組,確定核算邊界,確認排放源和氣體類型,識別流入和流出邊界的碳源和類別,收集和獲取活動水平數據,選擇和獲取排放系數數據,計算排放量,編制核算報告,提交核算數據和材料,包括核查安排,建立核查技術工作組,審查文件,建立現場核查小組,實施現場核查,發布《核查結論》,通報核查結果,保存核查記錄。
碳排放管理師證前景
一,碳排放管理人才缺乏。
在全國范圍內,大約有8000人左右,碳排放管理人才缺口巨大,至少空缺700萬人以上,2022年計劃培訓20萬名學員。因此碳排放管理人員將有一個很好的就業前景。在整體實力和職業前景持續向好的背景下,更有業界人士將碳排放管理稱為繼房地產、 IT之后的第三波經濟增長點。政策不斷加碼,未來10-15年將處于上升階段,隨著碳排放管理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力度的加大,迎來一波黃金爆發期。隨著碳排放管理體系幫助中國實現“雙碳”戰略,新興職業“碳排放管理師”將繼續得到業界的認可和重視。
二,發展潛力巨大
現在還處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起步階段,正是全國大力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能力建設的時期,各類碳資產/交易幾乎沒有設置什么門檻,此時正是入行的大好時期,隨著市場逐步走向和市場規模的逐步擴大,對碳交易從業人員準入門檻的設置將會更加嚴格,將來發展成為證券交易從業資格的可能性會非常大。
三,政策支持
為提高碳從業人員職業素質及技能,根據《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關于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等文件精神,“緊跟新技術、新職業發展變化,建立職業分類動態調整機制,加快職業標準開發工作”要求,促進職業教育培訓質量提升,推進新職業認證體系和職業培訓體系建設。參加培訓考試合格者由中國人事人才培訓網頒發《碳師》《碳排放管理師》崗位能力證書。
碳排放管理師的考試時間為每年3月、6月、9月、12月第三周,具體時間以當期的報到通知為準
碳排放管理師崗位考核共劃分為3個級別:初級碳排放管理師、中級碳排放管理師、高級碳排放管理師。
初級碳排放管理師
1)具有高中或中職以上學歷(或同等學歷),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
2)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從事本職業工作1年以上,經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
(以上條件需滿足其中一條)
中級碳排放管理師
1)取得初級碳排放管理師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2年以上,經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
2)具有高中或中職以上學歷(或同等學歷),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經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
3)具有大學專科學歷(或同等學歷),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
4)具有大學本科學歷(或同等學歷),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1年以上,經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
(以上條件需滿足其中一條)
高級碳排放管理師
1)取得中級碳排放管理師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
2)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或同等學歷),申報前從事本職業工作4年以上,經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
3)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或同等學歷),申報前從事本職業工作2年以上,經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
4)具有研究生學歷(或同等學歷),申報前從事本職業工作1年以上,經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
5)能源、環境、循環經濟教科研單位的相關領域技術、工程人員、節能及環境交易所相關人員等。
(以上條件需滿足其中一條)
碳排放管理師是指從事企事業單位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監測、統計核算、核查、交易、咨詢等工作專業技術人員。
碳排放管理師好不好考?
事實上,碳排放管理師的考試難度是比較小的。考生報名后需要經過統一的學習,完成對應的課時以及課程以后才能參加考試,考的基本上都是學過的內容,沒什么難度。
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可以學習到相關知識,畢竟有很多人都是轉行過來的,如果不經過系統專業的培訓是不行的,但是經過培訓以后是可以輕松通過考試的。
因為現在碳排放管理師才剛剛興起,所以入門條件是比較低的。等到以后相關從業人員多了起來,勢必要提高準入門檻了,考試難度提升也說不定,所以建議大家盡早報考。
碳排放管理師適合哪些人報考
1、建筑工程行業:從事節能減排、環境管理、現場管理、生產管理、項目管理、商務管理等相關人員;
2、行業碳市場及試點碳市場控排企業的相關碳管理和技術人員,以及電力、能源;管理相關人員;
3、從事能源、環境、循環經濟教科研單位的相關領域技術、工程人員、從事碳排放的投資者,經營者、碳排放行業的服務、營銷的各類人員、相關領域人員;
4、政府、企(事)業單位等負責低碳發展與管理的相關人員;
5、金融機構、高校、科研單位、碳資產管理公司、電力交易公司等
技術支撐機構相關人員;
6、相關專業畢業生:環境科學與工程、工程管理、信息化技術等專業應(往)屆畢業生;
7、有志于從事碳交易、電力改革、能源互聯網的其他人員。
目前,碳排放及其衍生而出的“碳高峰”、“碳中和”、“碳目標”、“兩碳”,以及關聯的“氣候變化”、“綠水青山”等,已經成為全球媒體和各種文件中最高頻的名詞,我國碳排放交易體系也正式啟動,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實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