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提出: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
工信部印發《“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工業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顯著成效,綠色低碳技術裝備廣泛應用,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綠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為2030年工業領域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重點行業碳排放總量控制取得階段性成果。污染物排放強度顯著下降。有害物質源頭管控能力持續加強,清潔生產水平顯著提高,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降低10%。
規劃提出,壯大綠色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打造能源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附加值高、市場需求旺盛的產業發展新引擎,加快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船舶、綠色環保、高端裝備、能源電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整個經濟社會的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綠色制造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化、集群化、生態化發展,做大做強一批龍頭骨干企業,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落實能耗“雙控”目標和碳排放強度控制要求,推動重化工業減量化、集約化、綠色化發展。對于市場已飽和的“兩高”項目,主要產品設計能效水平要對標行業能耗限額先進值或國際先進水平。嚴格執行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行業產能置換政策,嚴控尿素、磷銨、電石、燒堿、黃磷等行業新增產能,新建項目應實施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強化環保、能耗、水耗等要素約束,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
大力發展綠色環保裝備。研發和推廣應用高效加熱、節能動力、余熱余壓回收利用等工業節能裝備,低能耗、模塊化、智能化污水、煙氣、固廢處理等工業環保裝備,源頭分類、過程管控、末端治理等工藝技術裝備。加快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等生物質供氣、供電及農膜污染治理等農村節能環保裝備推廣應用。發展新型墻體材料一體化成型、銅鋁廢碎料等工業固廢智能化破碎分選及綜合利用成套裝備,退役動力電池智能化拆解及高值化回收利用裝備。發展工程機械、重型機床、內燃機等再制造裝備。
相關文章: